新闻中心

福建永安:紫云英成为农户节肥增效的“良方”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谁曾想到,如此耳熟能详的美丽诗句,现在会成为底层春耕出产培肥地力的一剂妙招?

  清明时节,春雨淅沥。4月5日,在永安市大湖镇新冲村的紫云英演示片田里,连片的紫云英次序开放,会聚成片片花海,似乎漫天紫霞散落人世,美不胜收。

  步入田埂间,大湖镇高档农艺师陈福安正带领着农户冒雨在演示片中测产、提取土样。“在每年冬天休耕时种上紫云英,来年春天把紫云英翻压还田,便是天然的绿肥,化肥用得少了,水稻增产了,大米也更好吃了!”正在地里忙活着的农户陈大爷笑着说。

  紫云英又叫“红花草”,是我国稻田栽培最为广泛的绿肥作物,也是优质的有机肥源,固氮才能很强,具有培肥地力、节肥增效、改进环境等作用,可大大下降出产所带来的本钱,进步作物单产和农产品的质量。

  “紫云英产值很高,亩产鲜草可达3000公斤左右,翻压入泥成绿肥后,每亩犁地可削减20%至40%的化肥用量。”陈福安一边测土,一边向农人科普。栽培紫云英,红花长一寸,抵得一层粪,是改进土壤、培肥地力的一剂良方。能够让本来板结瘦瘠的土地变得更疏松肥美,有实际作用的削减化肥用量,显着减轻病虫害,稻谷产值可增产20%左右。

  “这紫云英花太美了,如同漫天紫霞。”慕名而来的三明游客王女士边摄影边赞赏。紫云英花期长,花样浓艳,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每年花怒放期,都会招引大批游客前来打卡、纪念,有力拉动了当地文旅工业开展。

  花草种三年,瘦田变肥田。近年来,永安市大湖镇活跃推行“紫云英+水稻”轮作形式,量体裁衣引导农户们使用冬天栽培间歇,大力耕种紫云英,现在栽培规划已达800多亩,有很大作用防备土壤板结、削减农业污染的一起,既下降了化肥用量及栽培本钱,又提升了水稻的产值和质量,成为助力当地农业增效、农人增收、绿色开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