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种地如何减“肥”不减产

  近日,记者在田间采访了解到,为让农作物产量保持高位,狠施肥、猛打药等不良耕作方式仍都会存在。根据我省近日出台的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行动方案,到2018年,我省将在全国率先实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目标——

  耕地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为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制定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农业部提出,到2020年全国耕地地力平均提升0.5个等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0%以上,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为此,近日,我省出台《河北省土肥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河北省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行动方案》,提出到2018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实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目标。

  近日,记者在田间采访了解到,为让农作物产量保持高位,不少地方的农民依然过量使用化肥,狠施肥、猛打药等不良耕作方式仍都会存在。过量施肥的土地怎么来实现减“肥”不减产?

  “地是越来越馋。”深州市农民王芬介绍,十年前,种一亩小麦上十几斤化肥,如今要用近百斤,产量上去了,土壤却板结了。化肥用量一旦降下来,产量就会跟着往下走。“我们也是没办法。”王芬感叹道。

  明知多用化肥不好,可是停不下来。西瓜平均亩产6000多斤,一旦化肥降下来,产量肯定也会下来。饶阳县一些瓜农表示。

  化肥是作物的“粮食”,研究资料表明,化肥对农作物增产的贡献率为30%—50%。比如蔬菜,一般生长期较短,亩产量高达1万多斤,如果只有少数的化肥支撑,丰收是不可想象的。

  省土壤肥料总站站长王贺军认为,化肥施用不合理问题与粮食增产压力大、耕地基础地力低、施肥技术落后、化肥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因素相关。当前靠大量投入资源和消耗环境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必须大力推进科学施肥施药,扭转被动局面。

  如何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效益,保持农作物的可持续生产,科学合理使用化肥成为处理问题的关键。

  立夏日,麦见芒。正在给小麦施肥的饶阳县农民李东介绍,为了更好的提高产量,他每年都大量施肥,现在用的化肥比前些年多了许多。虽然产量上去了,但土壤板结得越来越严重。

  近年来,随着测土配方施肥的深入开展,李东的责任田被列入测土范围,他拿到了测土配方卡,却买不到个人需要的配方肥。起步的欢喜,又化作忧愁。

  “我也清楚自己的庄稼缺什么化肥,可市场上不好买到我要的5个磷、9个钾、29个氮的精准复合肥,只能买含量差不多的。”李东说,有了测土配方卡,能“对症下药”买肥并不容易。

  王贺军介绍,为改变狠施肥、猛打药等不良耕作习惯,我省按照试点先行、整建制推进的思路,每3年对全省耕地进行一轮测土,并建立了测土配方施肥信息服务网,推广了“测土信息公示、施肥配方上墙”“一村一站、一户一卡”两种配方到户服务模式。同时,以服务粮棉油高产创建、果菜标准园创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为切入点,因地制宜,整村、整乡等整建制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建立了“定地、定时、定作物、定化肥量”科学施肥示范区,发挥种粮大户、示范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化肥利用率和技术普及率。目前,我省使用配方肥的数量已占到化肥总用量的一半。

  尽管如此,由于农业部门只负责测土壤、为不同作物用肥出配方,不生产配方肥,而企业大多规模化生产,很难对一家一户所需的化肥“对症下药”,导致农民拿到测土配方卡,却依然难以买到精准配方肥。

  探索:政府、企业、社会化组织三方联手,让写在纸上的测土数据变成庄稼可口的套餐

  “24.4个氮、6个磷、6.5个钾、15.5个有机质。”近日,景县河北金桥农资有限公司的智能配肥站,种粮大户李铁力在电脑上输入自己的姓名,屏幕上立即出现了土壤状况和适用作物所需的配方肥。得到确认后,工作人员打开与该电脑相连的配肥机械,李铁力所需的配方肥随即产出。

  李铁力说,一开始,他对配肥站生产的配方肥也有疑虑,去年先试着购买了5亩地的精准配方肥,结果一亩小麦比传统肥料少用20斤、增产100多斤。

  “政府部门、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三方联手,各自发挥自身的优势,能够迅速准确地把原来写在纸上的测土数据变成农民需要购买的物化产品,让农民放心用在庄稼上。这是我省的一个探索。”王贺军介绍,在把写在纸上的测土数据变成物化产品过程中,我省运用市场手段,以测土配方施肥信息服务网为平台,全力发展智能配肥、液体肥加肥2个服务站。通过“一网两站”建设,政府部门加强与化肥生产、销售企业合作,引导鼓励企业全程参与、共同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探索创新农企合作新机制。目前,全省已建智能配肥站89个,今年将再建70个,让更多的农民能买到测土配方的物化产品,使更多过量施肥的土地真正减“肥”。

  河北新闻网讯(赵红梅)近日从省农业厅获悉,我省多措并举推进化肥使用减量增效。

  调优结构减量。在作物种植结构上,干旱地区和土地贫瘠地区的玉米种植,改种耐旱耐瘠薄的杂粮杂豆和青贮玉米。在化肥使用结构上,优化氮磷钾配比,促进大元素与中微量元素的配合。优化肥料结构,加快推广缓释肥、水溶肥、生物肥等新型化肥。

  精准施肥减量。提高配方肥到位率,深入推动测土配方施肥,由粮食作物扩展到设施农业及蔬菜、果树、茶叶等经济园艺作物。推广机械深施等技术,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因地制宜推广化肥机械深施、机械追肥、种肥同播等技术,减少养分挥发和流失。

  有机肥替代减量。合理规划利用有机养分资源,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突出抓好推进秸秆还田、推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鼓励引导农民积造农家肥,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

  宣化区紧扣农业发展基础和资源优势,打出调整种养殖结构、兴建产业园区、培树农业品牌等一系列含金量高的“组合拳”,推动全区现代农业上档升级。

  7日,由中国农业大学牵头,以中国农业大学涿州基地为载体,发起成立了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创新研究院,为国家农业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打造“中国农业硅谷”。

  调研中,韩长赋先后考察了献县子牙花海农业结构调整项目、十五级乡八章村俊太家庭农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向当地干部、合作社及家庭农场负责人,详细询问了项目经营、节水压采、农民增收、专项补贴落实等情况。

  以文创促发展、以活动作落地,为促进两岸特色农业及文化创意产业的互动、青年族流融合,丰富万亩花海的旅游内涵,2016石家庄首届两岸农业创客嘉年华暨海峡两岸青年众创论坛活动自5月1日正式启幕以来,日均达千余人前来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