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根泥客

特肥大会-4缓控释肥会议报道

  两大举措,突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促进行业的绿色安全发展,完成肥料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杨帆副处长总体介绍了我国有机肥的资源和现状。2016年,中国有机肥企业共2961个,年产能3191.8万t/年,行业平均开工率不足五成,中国有机肥企业产能分散,产能2万t/年以上的企业不足两成。关于有机肥替代化肥,杨处指出目前主要通过1有机肥+配方肥模式 2堆制有机肥 3沼肥 4生草/绿肥还田四种技术模式。

  樊小林教授提到,缓控释肥等新型肥料能解决目前化肥及其施用面临的“农业高产带来的肥料需求与环保压力带来的肥料限制”间的矛盾。樊教授指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中国缓控释肥用量已经占到全球的63%,全面推动了全球缓控释肥料的发展。樊教授还全面介绍了中国的缓控释肥料及其技术;缓控释肥料应用效果和前景。

  随着农村劳动力日益稀缺,提高种地效率是未来农业的核心,大田作物一次性施肥是必然趋势。钟成虎董事长介绍茂施经过4到5年的实践,已经初步在小麦和水稻上实现了一次性施肥的技术,钟总从技术层面详细讲解了茂施的技术方案,并配以该技术的田间实践。

  印度是全球第三大氮肥和磷肥生产国,仅次于美国和中国,也是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化肥消费国。钱达先生详细的介绍了印度肥料行业现状和主要政策,特别是印度政府补贴和税收的政策。最后,钱达先生指出,由于2017年季风季节不可能会出现太大变化,2017-18年期间,印度化肥需求将有望增长;进口量可能略有增长。

  阿尔瓦博士详细的介绍了海合会地区的农业和肥料情况。海合会国家普遍缺水,主要的农业水源是处理过的废水以及海水淡化水。肥料方面,沙特的化肥产量占海合会国家化肥总产量的44%,主要生产和尿素相关的产品;沙特和卡塔尔是主要出口国,其中,出口至亚洲、北美、中美和南美、以及欧洲非洲大洋洲的占比分别为53%、13%、13%以及10%;特种肥料目前在海合会国家产量较小,仅有39.6万吨。

  刘红芳副研究员介绍了土壤生态安全和中国矿物质调控手段和风险,目前,我国主要的土壤调理剂分为矿物源、有机源、化学源、农林保水剂四种。关于如何来管控土壤生态安全风险,刘研究员结合国外案例提出要通过“建体系、排好序、用好料、定好量、控风险”的建议。

  丁方军副总经理指出,由于长期“重数量轻质量,重无机轻有机,注重氮磷钾忽视其他微量元素”造成土壤出现“板、瘦、馋、酸、咸、脏、杂”的属性偏离症状。丁总提出腐殖酸能够最终靠提高养分利用率,提高阳离子代换量,增加土壤团力结构等方式纠正土壤属性。最后,丁总以山东农大肥业近年来推广腐殖酸肥料的实例,介绍了腐殖酸肥料的功效。

  Dr.Grant Roberts介绍亚洲国家大多是缺锌土壤,而且情况很严重,这样的一种情况下要想提高粮食产量,就需要因需供肥,YARA在亚洲提供平衡高级肥料帮助农民提高作物产量。Dr.Grant Roberts通过介绍雅苒的Fieldspec、N-sensor等精准农业相关工具和系统的实例,使代表对雅苒始终坚持不懈对环境、土壤、水和可持续发展的使命与愿景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缓释肥能够为作物提供较长时期的稳定的养分供应。目前,脲甲醛MU在全球的使用量较大,IBDU异丁叉二脲、CDU脲乙醛次之。Dr.Ingo Muller介绍康朴使用全新的配方和工艺,建成全球唯一一间同时应用三种技术(IBDU、CDU和MU)生产缓释氮源生产的设施。Dr.Ingo Muller还分享了康朴公司缓控释肥料产品及功效。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玉米生产国,但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高,缺乏竞争力。玉米产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成为重中之重,陈新平教授认为玉米的机械化一次性施肥是减少相关成本的重要技术措施。陈教授介绍了玉米机械化一次性施肥过程中养分需求规律、推荐施肥指标、释放特征、养分供应与需求的同步;专用控释肥设计与应用、机械化施肥技术的集成等问题的建议。

  沈兵主任认为,特种肥料推广主要面临技术、市场、成本、人员等瓶颈,沈主任进行了一一解读,并结合中海化学特肥推广经验和自身多年来的从业经验,提出特种肥料推广过程中,要遵守“针对性、预见性、利益合理分配、规避潜在风险”四大原则。

  汤洁副董事长指出,海藻酸肥是富含海藻抗逆植物生长剂以及土壤调理剂,以天然海藻为主要的组成原材料,经生物酶解和生化提取工艺后形成高活性海藻肥料功能物质,添加适应作物吸收的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加工制作而成的海藻生物肥料。目前主要有海藻酸包膜尿素,搀混肥料、复混类、高塔类、有机无机复混类和含海藻酸水溶肥料几大类产品。汤董结合雷力产品的技术特点,详细的介绍了雷力产品的功效和作用。

  陈宏坤副总裁从技术层面分析了缓控释肥“增效、节肥、环保、省工、安全”等特点,并回顾了“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缓控释肥发展取得的产业化技术、应用技术方面的成果。陈总最后详细的介绍了“十三五”期间我国缓控释肥发展关键技术,并指出缓控释肥行业方向:绿色环保、价廉质高、功能化。

  高强教授首先以树脂包膜、硫包衣、脲甲醛、稳定性四类肥料为例,分析了缓控释肥在玉米上的农学效应与减肥潜力。高教授还介绍了近三年对

  减量施用缓控释肥在玉米上的试验的结果,他指出,缓控释肥减量20%施用,可获得与常规分次施肥处理、缓控释肥全量施用处理一致的玉米产量水平,可实现减肥增效,提高环境效益。

  赵立虎副总经理结合中国缓控释肥发展规律,从产品定价促销政策和研发技术效果提升两方面提出建议。赵总还介绍了锌腐酸掺混肥,它是由锌腐酸大颗粒尿素+锌腐酸磷酸二铵+大颗粒钾肥+颗粒有机肥组成的,产品在控氮、活磷、补微、刺激作物根系生长,促进叶绿素合成、调节土壤酸碱度等方面有贡献突出。

  目前,我国稳定性肥料技术产品已占全国长效肥市场的85%以上,年总产量已达世界产量的三分之一,居世界第一。石元亮研究员从技术层面分析了稳定性肥料的研究进展,并对稳定性肥料产业化进展进行了介绍。最后他指出,稳定性肥料具有“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养分流失;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产增收”的功效。

  吕雲峰总经理指出,缓释肥料能够准确的通过作物养分需要缓慢释放。吕总结合撒茁霖产品详细分析了脲醛缓释肥料的特性。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始终致力于国内外化工行业的咨询和信息研究,以引领行业发展趋势为已任,为行业发展及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全方位专业服务。旗下中国化肥信息中心,作为化肥专业信息研究机构,以引领行业发展为宗旨,秉承客观公正的立场,多次召开缓控释肥、水溶肥、特种肥等会议,得到了相关部委、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和优秀肥料企业的支持和肯定。

  我们愿通过本次活动,推动优质、高效、生态、环保的特种肥料产业健康发展,为科研、生产、流通和施用单位之间搭建了良好的信息沟通和技术交流平台。本次活动,将呈现以下几大特点:

  结缘京交会——2017年京交会组委会特邀“全球农业创新技术与服务大会和全球特种肥料大会”入驻,整个活动预计吸引来自100多个国家的约10万人参与,国家级和全球性媒体超过50家,平台更大,影响力更广。“全球农业创新技术与服务大会和全球特种肥料大会”基于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创办的中国国际水溶性肥料会议及国际缓/控释肥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等专业会议,此次结合逐步提升了活动的档次和影响力。

  专家阵容强——政府部门领导、科研院所顶级专家、国内外领军企业高管等,60余位嘉宾将带来最新的行业科技报告,分享特种肥料方面的成果和经验。

  本次大会我们特别邀请到了国家工信部、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等有关部门领导,他们将为大家解读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农业对特种肥料的需求,行业发展思路,以及肥料政策等趋势。还隆重邀请到了国内外著名科研院所专家,他们将为我们分享最新科研成果、前沿信息和推广应用经验。世界知名特种肥料企业和国内领军企业也应邀分享交流其在特种肥料领域的技术开发、产业转化、产品推广及应用方面的经验。

  国际化程度高——来自美国、挪威、以色列、智利、荷兰、俄罗斯、意大利、德国、印度、日本、尼日利亚、巴基斯坦、新加坡、比利时、摩洛哥、澳大利亚、沙特、爱尔兰、英国、南非等30多个国家的近100位国外专业技术人员出席会议,YARA、ICL、SQM等全球知名大规模的公司出席大会,让说我们感动的是印度一个国家就有8位嘉宾莅临会场。他们有协会领导,有参展企业,甚至有印度最大的农业媒体。非洲的尼日利亚也由政府派来了7个代表团参会。世界有名的公司踊跃参与,行业机构精心组织,各国政府格外的重视并参与,体现了活动的专业化、国际化。这是真正的全球性的特种肥料行业峰会。

  代表覆盖面广——参会代表涉及产学研用过程中的整个产业链,有行业管理者、科研工作者、肥料生产商、设备企业、贸易商、种植大户等。本届大会最可喜的是大型肥料供应商与流通企业悉数出席,如氮肥的中海油、鲁西、心连心、阳煤丰喜等,磷肥的云天化、瓮福、中盐红四方等,复合肥的新洋丰、金正大、史丹利、中阿化肥等,流通领域的中农控股、中化化肥等。另外,30多位大型种植户和合作社领导也亲临大会寻求合作。

  形式多样化——除原有水溶肥和缓控释肥两个品牌会议,2017年新增生物刺激素、微生物肥料和中微量元素等特肥热点研讨会。同时还将举办新品发布、经销商座谈和现场签约等活动。此外,会议和展览深度结合,会场之外设有精心布置的展示区域,一层国际展区还有我们企业的特装展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设置为参展企业、参会代表以及专业观众提供了更多的展示、交流和合作机会。

  规模创新高——800多位代表出席本次大会,规模空前,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50多家优质公司参与展示,展出面积达1700平米。

  媒体关注度高——50多家国家级和国际性媒体,以及20多家行业媒体齐聚现场,对本次大会进行报道,影响力空前。更多的亮点,还需要在座各位充分的利用这短暂而珍贵的三天,去感受,去体验,相信各位一定会不虚此行,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