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根泥客

科普知识 科学认识肥料着色剂

  根据《肥料 着色材料使用风险控制准则》(NY/T 3503-2019)农业行业标准,肥料用着色剂通常指的是利用吸收或反射可见光的原理,为使肥料呈现某种颜色而使用的物料,包括染料、颜料、食品着色剂和天然色素等。

  一是工厂化产品的质量规格整齐一致的要求。基于规模化连续化工业产品规格和品质整齐一致的要求,企业有染色的需求。比如磷酸二铵由于矿源、磷酸质量、生产操作方法、工艺条件、中和度控制不同的影响,在不使用着色剂的情况下,不同批次甚至同批次的磷酸二铵产品常常呈现不同的颜色。

  二是创新产品的标记标示。企业组织产品创新或升级时,为了区别市场传统产品,须使用特殊颜色以和传统产品及同类厂家的产品区别标示,这样的做法在缓控释肥、水溶肥料等新型肥料上中比较常见。

  三是先入为主的认知和购买习惯。国外的化肥最早进入中国时,其产品和对应颜色给中国消费者留下了强烈的先入为主的认知,这种基于产品—颜色对应的心理暗示形成了购买习惯,迫使生产企业不得不对产品染色。比如来自美国的褐色磷酸二铵和俄罗斯的红色氯化钾。

  四是掺混肥料中各原料成分的直观识别。掺混肥料生产时,为了直观区别N、P、K原料和混合均匀度,需要从颜色加以区分。

  五是便于肥料的使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多采用滴灌方式来进行使用。在大田中,当水溶肥料溶于水后,会使溶液呈现一定的颜色,从而通过滴出的水是否有颜色来判断施肥的进程。在设施农业中,使用带有颜色的水溶肥料,便于观察和控制施肥进程。

  市场上常见的染色肥料大多分布在在磷酸二铵、氯化钾、复合肥料、缓控释肥料、水溶性肥料品种上。磷酸二铵多为褐色,粉末状氯化钾为红色,复合肥料和缓控释肥料中不同营养元素颗粒常以红、绿、黑、白、灰色等颜色进行区分,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一般有蓝色、绿色等。

  目前肥料上常使用的染色材料主要有无机矿物类、食品级着色剂、天然高分子类营养的东西和有机类染料四类。其中,无机矿物用的多是氧化铁系,多用在复合肥和钾肥染色上;食品级着色剂价格高,染色效果好,多用在缓控释肥料和水溶肥等附加值高的新型肥料上;天然高分子营养类主要用包括腐植酸、多聚糖、海藻酸等,多用在复合肥料上;有机染料多用于水基液体肥料和粉状肥料的整体着色。

  着色剂的着色原理各不相同,肥料中最普遍的是利用着色剂的物理颜色在基质中分散而使物质带上相应的颜色,此种着色原理应用的范围较宽,所着色的产品多种多样。也有的是利用一系列复杂的化学、生物及物理反应从而使物质着色。

  肥料着色剂的种类非常之多,价格不一,每吨价格从几千元到数万元和数十万元不等,企业一般依照产品工艺、种类、添加位置和价格综合考虑,在保证染色效果的前提下,添加质量分数控制在0.2%—0.5%,成本控制在20—30元/吨。高端水溶肥和部分缓控释肥料会选择使用食品级着色材料,成本会促进提升。

  着色材料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及其对作物生长的研究相对有限,且大多分布在在染料上。而针对肥料中着色材料在土壤中的行为变化及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尚未有相关报道。

  一般来说,目前肥料上使用的染色材料主要有无机矿物类、食品级着色剂、天然高分子类营养的东西和有机类染料四类。其中,无机矿物用的多是氧化铁系,多用在复合肥和钾肥染色上,没有毒性;食品级着色剂价格高,染色效果好,多用在缓控释肥料和水溶肥等附加值高的新型肥料上,没有安全风险;天然高分子营养类主要用包括腐植酸、多聚糖、海藻酸等,没有毒性和安全风险;有机染料含有偶氮类结构,有安全性风险。有研究表明,偶氮染料可以在土壤中存留数天至数周,且会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作物的生长等经济性状指标产生不利影响。

  不是所有着色剂都有安全风险。研究表明,偶氮类的某些着色剂有迁移性,具有潜在的致癌、致敏性,会通过还原分解反应,释放出致癌芳香胺,致癌芳香胺经过活化,易引起人体病变和诱发癌症。施用此类着色肥料后,可能给人畜的健康带来风险,引发生态和人身安全问题。目前包括我国在内很多国家和地区均出台了禁用偶氮类染料法规、标准,对含有偶氮类的染料及化学品做出严格的最低含量要求和使用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