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根泥客

对话专家 卢宗云:发展新型肥料必须不停地改进革新学习!

  当下,“粮食安全”“农业绿色高水平发展”“化肥行业产能过剩”......在诸多因素的“催促”下,近几年,化肥行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迎来快速转型发展期。

  传统大肥向新型肥料转型过程中遇到哪一些问题?原因是什么?未来新型肥料产业发展如何?带着这样一些问题,近日,《北方农资》传媒记者正常采访了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卢宗云,听他是怎么样看待当下肥料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

  经过30多年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目前,我国复合复混肥料发展到达顶峰。回顾这三十多年,复混肥料产业给农业和农民带来什么?卢宗云认为,可以简单概括为四个字——“方便、科学”。方便即运输方便、存储方便和使用起来更便捷;科学即实现了由单一养分向多养分元素的科学配比。

  巅峰过后即是下坡路,化肥行业也不例外。当下,从生产商到经销商,人人都处于迷茫期,转行、破产的大有人在,不少人认为是产能过剩造成,而卢宗云认为,除了产能过剩,还受以下因素影响:

  第一,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复合复混肥料行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三十多年,正是始于改革开放施行的包产到户。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从过去的生产队到以家庭为生产单元的政策变化,极大地促进了二次加工的复合复混肥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近些年,随着土地流转政策的推行,一部分土地集中到种田大户及合作社、专业种植公司、种植基地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手中,他们对肥料的采购、技术服务、产品效果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原本只服务于小农户的生产商和经销商,面对大户的需求,无论从成本上、服务上、产品功效上,都存在一定不足。

  第二,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现如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备,对肥料也提出新的课题和需求,一些肥料产品已经不能配套服务好新的经营模式和种植技术,产品落后于种植技术。

  面对当下的农业生产现实需求,复合复混肥料也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制造成本过高。复合复混肥料每吨仅造粒成本不低于120元/吨,对于公司制经营的大农户而言成本偏高;其次,肥料利用率偏低。尤其是小颗粒(粒径在毫米级)复合复混肥料,无论添加哪种增效剂,40%的利用率成为难以突破的关口;再者,传统复混肥料与新型农业机械和种植模式不配套。肥料对农作物产量影响特别大,并且农资投入占比较高,新的种植模式和农业机械必然对肥料形态和性状有对应的要求。

  “过去追求产量,现在追求效益。所以,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既是推动复合复混肥料产业由生到长大的动力,也是推动其转变的最大动力。”卢宗云表示。

  “肥料从使用方式上划分,可以划分为两大类肥料,即底肥和追肥。”卢宗云认为,无论是底肥还是追肥,在养分搭配上,多元素配合一定是正确的(即配方施肥)。“在底肥的使用上,‘撒施不如条施,条施不如穴施’。也就是说,施肥越集中肥料利用率越高的简单道理。水肥耦合的施肥模式固然有好处,但磷、钾容易被土壤固定,磷很难下移,氮肥易挥发,淋失及土壤表层盐渍化也是弊端。所以,以水带肥的施肥模式比固体颗粒追肥效果好,但却不如固体颗粒底肥。”他认为,未来复合复混肥料的创新技术和产品应该是底肥的“大颗粒化”和追肥的“液态化”。

  卢宗云解释,底肥的“大颗粒化”是指粒径在厘米级以上、采用挤压造粒工艺造粒(吨造粒成本低于100元)生产的配方肥料。其原料和成品无需熔融(高塔造粒),烘干(滚筒造粒)制造成本低,且制造工艺环境和温度低,不产生化学反应,对绝大部分增效物质材料都没有破坏作用。大颗粒的小比表面积,能够大大减少氮的挥发淋溶和磷钾的固定损失,起到物理控释、提高利用效率的目的;追肥的“液态化”则是指直接采用液氨、尿素溶液、磷酸及钾肥等工艺,混合制造出液态配方肥,减掉造粒和分装的成本。底肥按粒销售、按粒使用;追肥液态化管道运输使用也不是不可实现。

  “黑龙江省以种植玉米、水稻、大豆为主,吉林省主要种植玉米和水稻。相对于黑龙江和吉林,辽宁省种植结构相对复杂,除了玉米和水稻外,果树(丹东草莓、桃、板栗、蓝莓,辽南苹果、葡萄)和大棚菜(辽西、辽南等区域)等经济作物也发展得很好。”卢宗云指出,复杂多样的种植结构,且最靠近中原地区,加上鲅鱼圈港口进出口肥料的地理优势,使得辽宁地区肥料创新理念比吉林、黑龙江地区要更新一些。

  “东北地区以大田作物为主,且多为一季种植。近些年,许多企业利用闲置季节,开始进军山东、河北等中原市场,在小麦、玉米肥上做文章。但辽宁乃至东北地区大厂不多,真正做特肥做的好的也不多。

  “不是简单的加点增效剂就叫新型肥料,必须要有创新。创新幅度越大,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卢宗云认为,受市场环境、农业行业发展等因素影响,人们逐渐从大肥向新型肥料转型,这是趋势,也是必然。农资行业只有不停地改进革新升级,才能在竞争中生存下来,更好地满足农业慢慢的提升和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