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根泥客

新型肥料成“新宠” 理性发展方能走远

  近些年,缓释肥、控释肥料、水溶性肥料、生态肥、多肽尿素等新型肥料成了我国化肥市场的一个个亮点,也成了经销商和农民的新宠,我国新型肥料产业无疑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的提升期,新型肥料企业在崛起,传统肥料企业也在不停地改进革新产品,并通过发展新型肥料不断的提高,实现超越发展。为探讨已然成为市场新宠的新型肥料产业化如何健康发展,在研发和推广上还有哪些需要改进之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本报特推出系列报道,从行业专家、生产企业和市场流通三个方面,采访多位业内人士对产业进行深入分析。

  一直以来,肥料作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物资而意义重大。近年来,随国家对环境、资源和生态的重视,使得肥料科学技术进步也成了重大课题。针对繁荣发展的新型肥料产业,专家分析认为,一方面,发展新型肥料是发展现代高效率节约能源环保农业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化肥产能的持续不断的增加,化肥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为了在异常激烈的竞争中需求差异化并成功立足,产品创新成了企业应对市场的重要法宝。

  “实际上,全力发展新型肥料,目的是开拓一种‘增效增产、减量降污’的施肥新途径”。华南农业大学新型肥料研究室主任廖宗文如是说。他提出,目前,我国增加肥料投入量提升农作物产量已达到一个接近饱和的状态,肥料养分利用率下降导致产量增幅下降和面源污染加剧的趋势日益明显。为了协调施肥与环境资源的关系,要重新审视长期沿用的增肥增产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并发展起来以高利用率为特征的新型肥料,开拓了增效增产、减量降污的新途径,取代“量增效减、产增污更增”的旧施肥模式,对于构建肥料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关系,保障农业可持发展意义重大。

  中国农科院研究员金继运也认为,在我们国家发展新型肥料的重要意义,是我国基本国情和国家需求所决定的。“我国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耕地质量低,多年依靠化肥的大量投入保证作物持续增产,形成了特有的高投入高产出高度集约化生态脆弱型的农业生产模式。由于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和科学技术进步的支撑作用,取得了自2004年以来粮食连续7年增产的成绩,但是,我国的粮食供应也仅仅达到紧平衡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狠抓粮食和其他作物持续增产一点不敢松懈。更何况我们现在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连续增产增收,与发达国家和人少地多的国家比,难度相当大”。

  从用地和养地的角度上,金继运也表示,为什么国外对新型肥料的重视程度和开发力度都不如国内,这也是和我国国情有关,发达国家施肥方式科学,肥料利用率高,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可以降到很低;地多人少的国家的粮食压力不大,可以很好地采取轮耕轮休的方式。而在我国必须在有限的耕地上生产尽可能多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同时保护土壤和环境,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在肥料产品和技术上进行创新。

  正是结合我国农情所存在的客观问题来考虑,高效环保低碳成为目前国内发展新型肥料的主要方向。业内专家觉得,一些长效类肥料、腐植酸肥料以及一些功能型肥料,应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型肥料研究和开发的热点领域,代表新型肥料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节水处处长高祥照对缓控释肥信心十足,他提出,缓控释肥一方面在传统的养分吸收方面,通过对养分释放速率的调控,大幅度的提升了养分利用率,减少养分损失对水、气所造成的污染。更重要的是实现一次性施肥省工省时,不仅满足了现在很多地区的农民在播种完就外出打工,没有很好的方法回来追肥的现实需要,而且还解决了部分作物种植过程中没法进行二次施肥的问题,譬如旱区需要覆盖地膜的作物。

  廖宗文也认为,一些功能型肥料具有传统化肥所没有的保水、防病和对农艺性状的调控等新功能。而改良的新技术又使得肥料生产上具有原料来源广、加工条件温和、节能节支等优点,其性价比和市场竞争力都要优于传统化肥。

  不仅如此,业内专家还表示,发展新型肥料需要多角度创新,除另辟领域开发具有新功能的新型肥料外,对现有传统肥料的改良也应成为今后的研究重点。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院长张福锁就提出,虽然我国肥料行业发展快速但产品创制不能够满足农业发展需求,农民投入持续不断的增加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据测算,目前复混肥产品多达3万多个,但其中只有3%左右的产品符合土壤和作物需要,盲目发展的复混肥每年浪费的养分价值大约有268亿元。

  对此,高祥照大力呼吁,科研院所和企业在致力于开发新产品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改良现有的复合(混)肥产品,从产品内涵上,从养分形态和含量的科学配比上以及从肥料剂型上着手,搞好市场调查与研究,发展适销对路的产品。此外,他还建议,有好肥料和能够用好肥料同样重要,要想真正提高肥料利用率,从根本上做到不浪费,还需要有科学的施肥方法,因此还应该多给农民提供农化服务,多做培训,多管齐下方能作到治标又治本。

  此外,专家还提醒企业在选择研发新型产品时,要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关注那些能够持续发展有生命力的产品,首先要对产品的科学性进行论证,另外要切合市场需求。

  新型肥料产业正在蒸蒸日上,但从研发到生产再到推广,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业内专家这样认为,要想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保持理性。在全力发展新型肥料产业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现在新型肥料市场还尚不完善。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陈新平就提出,目前新型肥料的标准和概念模糊,由于现在只要不是传统肥料就是新型肥料,在肥料种类划分上也没有明确标准,市场上产品五花八门,产品质量也不稳定,给消费的人带来困扰,同时也给一些炒作概念、借助新型肥料的噱头坑农害农的不法厂家带来可乘之机。这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极大地伤害了有实力企业研发积极性,不利于行业发展。他建议,有关职能部门应该将大家常接触到的几大类肥料概念做准确界定并制定标准做规范管理。

  此外,一些企业对于新型肥料研发还带有一定盲目性。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检中心主任李俊说:“这具体表现在新型肥料研发几乎成为化肥行业‘全动’,但并不是每个企业都有条件开发新产品,此外,在新型肥料产品推广方面,企业也往往缺少针对性,过分夸大宣传,将新型肥料当作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他强调说,虽然很多企业对于新型肥料研发投入都不遗余力,有些企业每年都拿出销售额的很大一部分来进行新产品研究开发,但并不能起到非常好效果。事实上,在所有生产新型肥料的企业中,只有三分之一左右是真正有实力进行新产品研发的,这和目前国内科研力量的短缺也有很大关系。而研发出来的新型肥料产品也并非适用于所有地区的所有作物,在推广时,应该考虑到肥料施用的适合使用的范围和投入产出比。

  专家呼吁,推进新型肥料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科研部门和肥料行业的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国家在具体政策上给予支持。譬如加大科研投入,壮大研发人员队伍,在宏观上能够指导新型肥料研发的方向,同时从政策上鼓励扶持一些优势企业,帮他们从产品质量标准、质量安全、价格这一块能起到标杆作用,最好还能成立相关行业组织,增强企业自律,加深行业交流,共同促进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无论如何,现阶段我国农业形势的变化已经新型肥料带来了更多机遇,为更好地推动新型肥料产业科学发展,搭建畅通产销平台,3月15-18日,中国农资传媒将偕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化工行业分会共同举办“第二届中国国际新型肥料发展论坛”。将提供良好的对外贸易平台,同时还将搭建起国际国内生产与流通对话的桥梁。结合我国新型肥料产业政策与市场之间的对接,以及生产优势与流通优势的对接等问题,深度探讨市场未来发展与现实状况之间的平衡之道。

  近10多年来,新型肥料的研制及应用日益受到重视,成为肥料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前沿。所谓新型肥料应该是有别于传统的、常规的肥料,一般来说,控释肥、有机无机复肥、生物有机肥、保水肥等都列为新型肥料。此外,应用新原材料或新技术方法使其肥效得以提高的肥料,也属于新型肥料。

  传统肥料的功能是为作物提供营养,但新型肥料在营养功能的基础上拓宽,具有保水功能(保水肥)、防病功能(防病生物肥)、肥料养分释放速度的调控功能(缓释肥、促释肥)。还有些新型肥料具有突出的调节农艺性状的功能,如促根肥、抗倒伏肥、促花保果肥等。

  传统化肥的原材料是石油(制氮肥)、钾盐、高中品位磷矿等不可再生资源。但近10多年来,相当多的工农业废物如制糖滤泥、啤酒滤泥、禽畜粪、秸秆等已被成功地用来制造堆肥和有机无机复肥 。一些难以利用的中低品位磷矿、菱镁矿、钾长石等用于制磷、镁、钾肥的技术也获得突破。利用这类新资源制肥大大拓宽了原有资源,可缓解日趋严峻的资源短缺。

  采用一些新的技术方法也是新型肥料的重要特征。譬如利用一些新技术方法生产出不同剂型的肥料,让肥料施用方式多样化,也更利于配合各类农业设施的运用。运用新技术手段可以大幅度降低硫酸用量和加工温度,甚至可在免酸、免煅烧条件下生产出促释磷、镁、钾肥,进而达到节能低碳的目的。

  新型肥料就是对具有上述新功能、新原材料和新技术特征的肥料的统称。具体的称谓则有多种,如缓释肥、促释肥、有机无机复肥、保水肥、防病肥、生态肥等。这些不同的新型肥料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高效,即肥料利用率高,而且节能节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而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国外亦称为“增值肥料”,以强调其技术经济的优点,或称为环境友好肥料以强调其其环保优点。

  2010年7月30日,山东明水大化集团召开新产品推介会,开启转型之路,大力推广“明泉”超能全效缓(控)释肥,成为全国唯一能够同时生产普通大、小颗粒尿素,多肽大、小颗粒尿素和缓释尿素企业。

  2010年8月28日,中国农科院·双赢集团生态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北京正式成立,双方将在生态、环保、高效肥料技术及产品研制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

  2010年11月20日,四川广安恒立化工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包膜控释肥项目竣工投产,标志着西南地区最大的缓控释肥、复合微生物肥研发生产基地形成。

  2010年,水溶肥作为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探索节水节肥农业模式主推产品,加大推广力度,全力开拓市场。

  2010年10月,智利国家化学矿业公司SQM与青岛苏贝尔作物营养有限公司合作在山东举行新产品上市会,着重推荐优果钾宝、多聚硼、优聪素等多种新型水溶11月6日,中国农科院与瑞星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协议,联合开发增效尿素新产品。

  2010年11月27日,由黑龙江金事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研制的“肥料复合缓控释剂”经专家认定,该项目将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与磷、钾活化剂有机组合,研制出了复合型肥料缓控释剂新产品。

  2011年1月18日,澳佳肥业(湖北)生产基地投产庆典在湖北荆门市举行。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这中间还包括一套年产20万吨氨酸法腐植酸缓释肥生产线万吨腐植酸涂层多功能缓控释肥生产线万吨涂层生产线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