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根泥客

主题教育 着力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 解决好群众 “急难愁盼”问题

  石嘴山市地处宁夏引黄灌区未端,土壤盐渍化严重,重度盐渍化耕地地下埋深0.5-1米,每千克表土含盐量达7.15克。农田基础设施落后,灌排系统不完善,道路不畅,耕地质量和生产条件差,农田ECO退化,农业产业体系不合理,严重制约了我市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2013年自治区党委 政府提出把引黄灌区作为一个整体,采取综合改良措施减轻盐碱危害。由水利部门组织编制了《银北地区百万亩盐碱地改良骨干排水沟治理规划》《银南地区盐碱地改良规划》,农业农村部门编制了《银北地区百万亩盐碱地农艺改良实施方案》《宁夏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规划(2022-2035年)》,为盐碱地改良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坚持技术创新。2000年在国内率先引进暗管排水技术应用于低洼盐碱地治理,通过埋设田间暗管的方式,将土壤中过多的水分排出,改善了农田排水状况,降低了土壤盐渍化危害。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支持下,宁夏大学、宁夏农林科学院联合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开展了水盐调控与灌排协同、脱硫石膏施用与改土培肥、耐盐植物筛选与生物改良、盐碱地特色产业与产品研究开发、微咸水灌溉等技术探讨研究,形成“脱硫石膏/磷石膏改良,冬灌期降碱、高起垄种植、沟覆盖压碱”的碱化土壤改良高效生产技术体系,构建了轻、中、重度盐碱地改良利用模式,并在宁夏、内蒙、吉林等地大面积应用推广。

  三是综合施策改良盐碱地。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和盐碱地空间分布,按照统一规划分区实策,工程措施与农艺措施相结合,综合治理与合理规划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在水资源充足的滨河洼地采取种稻改碱、以渔治碱和发展适水产业的模式;在地势平缓,受黄河水顶托,排水无出路的灌区下游,推广暗管排水与太阳能光伏抽水相结合的技术模式;在土壤PH值大于8.5的碱化土壤分布区,推广“磷石膏+有机肥+秸秆还田”的综合治理模式;在扬黄灌区发展以滴灌为主的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缓过量灌溉造成的土壤盐渍化;在自流灌区通过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构建与水资源相协调的现代农业体系。

  四是坚持政府引导资源化利用。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项目推动”的原则,创建了政府、科研院所、涉农企业、专家团队、专业合作社、农民共同参与的“六位一体”建设模式,自治区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各地、各有关部门始终把盐碱地治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基层干部、农户、企业热情参加,形成了全区上下“一盘棋”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

  五是开发盐碱地特色农产品。按照因地适种的原则,在不一样盐碱地构建了草-畜、稻-渔、经-作等特色产业模式。在水资源充足的滨河洼地采取种稻改碱的方式利用盐碱地44万亩,在地势平缓,土壤含盐量在0.3%-0.6%的中度盐碱区域发展枸杞种植43万亩,发挥盐碱地集中分布区土壤硒元素高的优势,建立盐碱地富硒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24个,打造出昊帅大米、沙湖雪石磨面粉、惠杞红枸杞、宁羊一号羊肉等富硒农产品,盐碱地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初具规模,经济效益凸显。

  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历来格外的重视盐碱地治理,2013年以来先后启动实施了“银北地区百万亩盐碱地改良工程”、“宁夏银南地区盐碱地改良规划”、 “银北地区百万亩盐碱地农艺改良实施方案”等重点项目。2013-2019年,累计投入资金20.16亿元,完成盐碱地治理155万亩,完成骨干排水沟道治理1619.6公里,实施秸秆培肥改良129.5万亩、机深松80万亩、增施有机肥81.2万亩、种植绿肥9.5万亩、施用磷石膏和土壤调理剂3.1万亩。通过综合治理解决了宁夏引黄灌区骨干沟道坍塌、阻塞排水的“老大难”问题,使得灌区排水效率大幅度提升,灌区地下水位平均降低50厘米,耕地盐渍化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土壤盐分含量平均下降34%,土壤碱化度下降20%-30%,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8%-15%,水稻亩均增产27.7公斤,玉米亩均增产43.8公斤,作物增产效果初步显现,全区盐碱地面积减少58万亩,农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观。

  (一)建议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在盐碱地综合利用上给予专项资金支持。鉴于盐碱地综合治理难度大,投资费用高,建议自治区在已实施银北地区百万亩盐碱地农艺改良的基础上,继续出台盐碱地农艺改良方面的实施方案和意见,给予盐碱地综合利用政策和专项资金支持。我市将结合发展实际,制定《石嘴山市盐碱地综合利用专项实施方案》,持续加快盐碱土地改良,实现盐碱地高效利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项目和政策支持。抢抓国家加大盐碱地改良投入力度关键机遇,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项目资金支持,强化资金保障,加强试点示范,持续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建议自治区出台后期管护专项资金支持办法,将后期管护经费列入项目批复,解决后续管护资金缺乏问题,提高管护运维水平,防止盐碱地改良后出现反碱等有关问题,保障耕地质量。

  (三)摸清盐碱地资源状况,提前谋划项目。结合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全面摸清我市盐碱地资源状况,建立盐碱地资源数据库,为提前谋划2024年盐碱地综合改造、高效利用项目提供数据支撑。编制石嘴山市百万亩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整区域推进、石嘴山市现代设施种植业产业园区建设、石嘴山市现代设施渔业产业园区建设3个项目实施方案,集中连片综合改造盐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