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我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的潜力和挑战

  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是自然资源保护和改良的重要方面,是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要深入学习领会习关于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认识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的战略意义,将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摆在重要位置,组织并且开展全国国土调查和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摸清全国盐碱地资源底数和宜耕盐碱地开发潜力及布局分布,全面分析研判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全方面推进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奠定基础。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地处黄河三角洲棉区中心,可利用盐碱耕地资源丰富,植棉历史悠远长久,常年植棉面积稳定在10万亩左右。图为2023年10月22日,棉农驾驶机械在无棣县西小王镇国家级棉花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内做采棉作业(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朱峥/摄

  根据国土“三调”标准,盐碱地指表层盐碱聚集,生长天然耐盐植物的土地,按未利用地管理。国土“三调”结果为,全国盐碱地共有1.15亿亩,主要分布在三大片区:一是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硫酸盐—氯化物为主的盐碱地,分布在新疆、青海、内蒙古、宁夏等地,占全国盐碱地的96.1%;二是东北地区以碳酸盐为主的苏打盐碱地,分布在吉林、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占全国盐碱地的3.2%;三是东部沿海以氯化物为主的滨海盐碱地,分布在山东、江苏、河北等地,不到全国盐碱地的1%。

  按照新一轮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基于当前资源条件和技术水平,考虑生态、气候、土壤、区位等因素,现阶段全国适宜开发为耕地的盐碱地主要分布在吉林、内蒙古、新疆、黑龙江等省(区),这部分盐碱地在做好生态管控的前提下可优先开发利用。

  盐碱地治理的关键是降低土壤盐分,目前治理技术主要是通过灌排淋洗、施加改良剂等工程技术方法,将土壤盐分降到能够直接进行农作物生产的程度。针对不同盐碱地类型和水土条件,目前已形成了东部滨海盐碱地暗管排盐、东北苏打盐碱地水稻种植综合改良、西部干旱绿洲区膜下滴灌改良等主要技术模式,取得了积极成效。

  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受到水源、生态、管护、技术等多因素影响,需要全面认识,系统把握。

  生态安全是前提。东部沿海和东北西部等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湿地分布区,湿地与盐碱地交错分布,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所需灌溉用水量较大,灌溉回水中会含有一定的盐分、氮、磷,综合改造利用不当,可能对湿地水环境和水生态产生负面影响。

  水资源保障是关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盐碱地开发利用离不开对土壤盐分的灌排淋洗,水资源是盐碱地改良的关键影响因素。如按照亩均300立方米的灌溉用水量核算,每开发100万亩盐碱地,全年需增加3亿方淡水资源的有效供给。

  持续投入必不可少。土壤盐碱化有反复性,盐碱地改造后,必须要有长期的投入和可持续的调控与管理,才能形成稳定的生产力,如维护不到位或管护不当,土壤很容易再次返盐返碱。

  科技支撑需要强化。盐碱地治理技术是推进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的基础,目前,一些治理技术还存在过程复杂、成本高、推广难的问题,聚焦当前农业发展、耕地保护、生态文明等多元目标要求,要进一步强化科学技术支撑,提升技术集成与融合程度,降低治理成本,构建科学成熟可推广的技术模式。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好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关系,防范重大生态环境风险,建立以自然适用为主、工程开发为辅的盐碱地农业空间利用模式,宜农则农、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合理确定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模式和布局。

  坚持系统治理,统筹兼顾。秉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正确地处理盐碱地改造与区域农田、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各类ECO的关系,按照自然生态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结合适宜性原则开展系统治理。统筹盐碱地短期改造开垦与长期利用的关系,确保治理后盐碱地长期稳定利用。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坚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以农业增产为导向,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盐碱化农用地改良提升、盐碱化未利用地开发为耕地、其他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等,实现盐碱地治理效益最大化。

  坚持以水定地,科学推进。正确地处理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与区域水资源开发保护的关系,统筹区域降水、地表地下、区内区外等淡水资源有效供给,确定结构符合常理、水量平衡的盐碱地农业利用规模,科学有序推进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