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根泥客

重磅!微生物肥料将迎来重大机遇!最新政策发布!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下称《规划》)。引起农资行业关注的是,《规划》明确了功能型微生物等生物技术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长期以来,由于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以及高强度、反季节、连作种植普遍,中国的土壤状况已不容乐观:抗旱抗涝能力差、保水保肥能力弱,养分失衡、酸化、板结,土传病害不断加重、盐离子浓度升高等,不但使农民的收益受一定的影响,还影响了我们的食品安全。

  近年来,减肥增效、绿色发展、化肥零增长行动计划等频频出台,标志着政府对这场绿色革命的重视和决心。无论是土壤修复的需要还是政策导向,都让一个产业迎来爆发的机遇,那就是微生物肥料产业。

  《规划》提出运用功能型微生物、酶制剂等生物技术,推动实现水体脱氮除磷、重金属土壤修复、固态废料利用处置,推动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发展污染物生物环境响应监测、生物降解和生物修复、生物资源回收利用等生物环保产业链,助力打赢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攻坚战。

  近些年,微生物肥料已成为肥料行业最具活力的板块之一,发展迅速。农业农村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主任李俊曾指出,微生物肥料是绿色(生态)农业的不可或缺的投入品,已成为生物产业和生物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盘点此前有关政策,能够正常的看到,对微生物肥料的产业支持政策一直在不断强化。此前颁布实施的《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中,将微生物肥料纳入到了“农用生物制品发展行动计划”;在国家和部委的各大政策和项目下,微生物肥料产业被列为生物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得益于政策支持,近年来微生物肥料的需求量快速上升。据有关数据统计,2013年,微生物肥料的年需求量仅为965万吨,到2020年已增加到1500万吨,这表明市场对微生物肥料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在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微生物肥料的市场占有率也持续上升。根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我国微生物肥料产品累计登记数量从2007年的149个增长至2022年2月的9990余个。据李俊介绍,我国微生物肥料年产量已达到3000万吨, 年产总值达到400亿元,累计应用面积超过5亿亩。

  此次《规划》的发布,无疑会为微生物肥料产业的发展增加新的动能。业内专家曾有预测,国家将在“十四五”和更长时期支持和发展微生物肥料产业,预计每年将以10%左右的速度发展。

  谁也不能否认化肥是中国粮食生产的重要保障,但多年来不合理、不科学地施用化肥,已经为我们的土壤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全国耕地质量等级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一至十等地),中国一至三等地的面积为4.98亿亩,仅占27.3%;四至六等地8.18亿亩,占44.8%;而七至十等地有5.10亿亩,占27.9%,将近1/3。

  由于高强度、粗放式生产方式导致东北黑土区表土流失严重,农田ECO结构失衡、功能退化,表层平均每年流失0.3~1厘米,有机质由开垦之初的3%~6%下降到目前的2%~3%;南方土壤酸化问题突出,据监测,南方14个省土壤的pH值6.5以下的酸性耕地比重由第二次土壤普查的52.4%扩大到65.4%,土壤保肥性能直线下降、重金属活性增强、微生物群系被破坏;还有西北土壤的盐渍化、华北土壤的板结化以及长江中下游区土壤的污染等。

  提高质量,修复受损土壤显得很迫切,正是这样的需求壮大了微生物肥料产业的发展。研究证实,微生物通过生物吸附、生物钝化等途径,降低污染危害;通过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容重、水稳性团粒结构等,改善土壤生物肥力结构、有益有害菌种平衡;降低土壤污染,通过生物积累和生物转化,降低重金属含量。

  除了土壤修复,提高肥料利用率也是微生物肥料的及其重要的作用。有些菌剂能增加土壤中氮磷钾营养元素的含量,还能大大的提升一些土壤酶类活性,有利于土壤中养分的转化,方便植物的吸收利用。

  微生物肥料还能加强植物抗性。有些生物菌肥在土壤中大量生长繁殖,聚集在作物根部形成优势菌群,在其自身生长的同时,改善周围的环境,提高植物体的抗逆性。如菌根真菌在土壤中大量生长,菌丝吸收大量的营养元素,还存储大量的水分,有利于作物抗旱。

  土壤环境改善了,植物吸收营养充足均衡,抗旱抗病能力提高,农产品品质自然也就高了。据研究报道,施用微生物肥料后,蔬菜的硝酸盐含量可下降25.4~44.3毫克/千克,比对照降低21%;维生素C、糖分含量均增加10%。科学家还在黄瓜、番茄和韭菜上施用微生物肥料,发现这三种蔬菜的含糖量增加10%,其中葡萄糖和果糖分别增加20%和17%以上;粗蛋白、钾、维生素C含量均增加11%,总有机酸含量降低9%,亚硝酸盐含量降低8%。有些微生物还可以在土壤中释放生长素、吲哚乙酸、赤霉素等激素,能够调控作物生长,进而提高产量。

  中国微生物肥料产业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经历了产业初创、菌剂制品生产、微生物肥料应用三个发展阶段。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微生物肥料产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工厂化、产业化、商品化水平慢慢地提高,生产企业、产品数量和推广面积等逐年增长。据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统计,截至目前,中国微生物肥料产品的登记数量为4890个,其中正式登记2550个,临时登记2340个。据农业部的不完全统计,中国有微生物肥料生产企业超过1000家,是10年前的2倍和20年前的8倍;微生物肥料产量超过1000万吨,推广应用面积超过2亿亩。

  微生物肥料产业在中国快速地发展,首先与国家的全力支持分不开。2013年,国务院发布《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将微生物肥料列为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国家发改委将微生物肥料列为现代农业优先发展的技术之一。随着《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设计》建设高标准农田8亿亩、《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方案》等的实施,以及绿色农用生物产品高技术产业化专项、耕地质量保护提升等项目的开展,微生物肥料产业驶入了发展的快速通道。

  中国微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也为微生物肥料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据统计,中国已知的病毒、细菌和线个左右,分别占世界微生物已知物种数的8%、10.5%和11.6%。庞大的物种资源,给菌种的研发和筛选提供了保证。

  据统计,在1980年前后,国外生物菌肥销售额仅占肥料销售额的15%,20世纪90年代初已上升到52%,目前达到70%以上。据悉,目前美国有2000余家工厂从事中小型复合肥生产,其中有1/10通过添加活性菌剂或腐熟处理的动植物粪便生产生物菌肥,农业微生物肥料用量已经占到50%。目前中国化肥用量(实物量)约1.3亿吨,微生物肥料用量仅为1000多万吨,占化肥用量的7%左右,市场潜力非常大。

  微生物肥料有三大优势。第一是促进养分高效转化,第二是促进微生物群落平衡,第三是促进土壤污染修复治理。同时,2021-2030发规划-化肥零增长行动、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耕地污染和退化修复、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等,也将给微生物肥料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相信随着中国农业的发展,农户素质的提高,微生物肥料产业一定会发展壮大,为农业增收、农村发展、农民致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